,恳请主公三思啊。”
鲁肃又用心良苦的给孙策搭了梯子,此一番话后,原本表情绝然的孙策,表情也渐缓和下来。
他站将起来。踱步于帐中。苦思冥想着,似乎在做着艰难的抉择。
思索良久,权衡了半天利弊,孙策又是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
当他转过身时。那紧皱的眉头已然松开。只余下些许忧虑。
“子敬说得对。我孙策若连这点气度都没有,又如何成就大业,只是这件事事关小妹终身大事。我也不敢私自做主,还得派人先禀明母亲大人才是。”
孙策所说的母亲大人,正是吴国太。
鲁肃却又道:“如今形势紧迫,皖口去往建业,这一来一回不知要耽搁多少功夫,正所谓长兄为父,肃以为,孙小姐的婚事,主公大可先斩后奏。”
孙策想想也是,柴桑距皖口不过几十里,袁方的的几十万大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这和亲之事是万万耽搁不得。
沉吟许久,孙策渐渐已有动摇之意。
周瑜见孙策有动摇的意思,急道:“伯符,子敬之计误国,万不可答应啊!”
鲁肃却正视着周瑜,厉声道:“公瑾不同意我的计策,那我倒要问一句,公瑾可有绝对的把握,以我区区三万兵马,击败袁方,夺还柴桑吗?”。
“我——”周瑜语塞。
显然,骄傲似周瑜,此时此刻,面对这般困境,又焉有必胜的信心。
眼见周瑜也无语可说,思索再三,孙策只得无奈一叹,摆手道:“来人啊,把吕范给我传来吧。”
……
柴桑城。
庆功宴已持久了三天,将士们疲惫的身心,也因这欢庆的气氛而恢复了不少。
军府之中,袁方已经在和诸文武们商议着,何时起兵向皖口发动进攻之事。
方今已入寒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