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多是《水手》或是《九妹》这样的歌,声音高亢,离得老远都能听到。那时的楚扬,很渴望停下来多听一会儿,甚至奢望买一盘磁带,然而总会被父母“无情”地拉走。
说起买新衣服,印象里好像当时年年只有那么几个款式。那时最流行的是“三紧”袄,其实就是夹克衫,选来选去也无非就是纠结颜色和花纹。当然价钱也是最要紧的。砍价是必须的。往往需要看过十几个摊位,一一比较,最终才会花上几十块钱,买上一、两件。
当然。对于楚扬来说。最期待的就是买鞭炮。但买鞭炮往往要等到最后。父母把要买的年货都买齐了才行。即便是这样,到了买鞭炮的时候,也免不得要招来母亲杨茹的一通埋怨。在她看来。花钱买鞭炮是最不值得的事情,噼噼啪啪一阵响,钱就没了。但她又怎么会知道,孩子们放鞭炮时的乐趣呢。
鞭炮店是小时候的楚扬最喜欢去的,里面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让人眼馋的鞭炮。有成捆的“二踢脚”,有摆得整整齐齐,包着红色油纸,贴着好看商标的小鞭,有一捆捆的、细 长的“闪光雷”,大家都叫它“八响八亮”,还有各式小烟花、钻天猴之类的。每当看到这些,楚扬就迈不动腿,心里想着恨不得把它们全搬回家里去,放个痛快。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母亲给买鞭炮的项目做了“预算”,只能买有限的几样。每到这时,是最纠结的,于是先买必须买的,二踢脚肯定是要买上一捆的,然后是小鞭,“大地红”之类的,然而这个时候又开始纠结到底要买几包。等买完了这两样,就开始精挑细选,选那些喜欢的小鞭炮和小烟花。
印象最深的,一种是“啄木鸟炮”,很精致的小包装,一包只有四十根的样子,比普通的小鞭大些,也粗些。上面有精美的花纹,放起来特别的响,特别的亮。还有一种“红绿鞭”,商标上印着的名字好像叫“电光鞭炮”,拆开油纸包,里面红色和绿色的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