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权衡

第三百四十七章 权衡(2 / 5)

赵勇、赵耻等人,他们多是一枪一刀领兵血战赢得的军中将士的信服,而能与他们比肩的却是少有亲自冲锋陷阵的赵礼,因为此时的宋军中得有多一半的中下级军官见了他都得叫声‘老师’。

赵礼自在河东扩军后便开始主持军中的教导队,后来负责创办大同讲武堂,皇帝入主汴京后又筹建西京讲武堂并出任学监。为新宋军培养了大批的军官。但是其威望不仅仅是来自于此,他还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尤其他深厚的军事理论基础和新战法的运用上有着独到的见解,称之为大宋第一儒将并不为过,自然也赢得了学生们的敬重,而且大家都相信只要有机会,他们的老师一定能成为一代名将。

而说赵礼临阵经验不足其实也只是片面之词,他没有亲临一线是真,但不能抹杀其协助皇帝指挥的功绩。在宋军进行的一系列战役中。往往是皇帝出题,而从最初的战役设定,到具体的作战方案以及兵力的部署很多具体的安排都是出自赵礼这个高参之手,这就要求其不仅要了解敌我双方的特点。而且还能审时度势的安排适当的战术和部署兵力。

也正是基于赵礼在军中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协调指挥能力,赵柽才在这次人事调整中将其调往河东任镇抚使,因为大定和临潢的收复组建的新军骨干多处于河东军中。抽调过多导致河东军心不稳,派他过去正是借其稳定军心、恢复元气。赵礼也不负皇帝的重托完成了任务。而组建西征军以其为监军不止因为兵力多出于河东,还有空降到此的高宠威望略显不足。正好赵礼可以弥补其不足,一旦有变也能稳住军心,担负起继续完成西征的重任。

悠闲的日子中就在大家各自猜测他们的监军到底是‘抽风’,还是无能的时候,突然紧急集合的号声响起,帅府的中的传令兵们也纷纷打马奔向散在城外各处的协同军营地,通知各军首领前来议事,骤然间城中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人们几乎同时猜到西辽人来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