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骨干转职到其它部队,而每年服役期满的老兵也使参加过实战的基层士兵越来越少,留下的空位只能是由新招募的士兵和军校毕业生填补。
赵柽一次到豹将视察,发现统领一级的军官都是襄邑军时期的基层军官,指挥使一级多是忠勇军时期的士兵。都头一级已经是收复燕京之役时士兵的天下,队正和伙长已鲜见参加过实战的,老兵中即使是有实战经验的也是凤毛麟角面临退役的情况,这不能不引起他的警惕。
宋朝初期的禁军也曾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劲旅,可两世之后出战胜少败多,最后不得不靠边军和藩兵弓箭手撑场面,驻守京畿、内地的大批禁军成了毫无战斗力的老爷兵,在伐辽和抵抗金军南下的战斗中一触即溃,让女真人端了老窝。好在这些年武将们都被士人们收拾老实了,没有发生过兵变,否则依靠他们保卫皇权只怕早变了天。
现在京畿禁军的情况和仁宗之后惊人的相似,各镇抚司的禁军虽然是新组建的。但是由于驻守边地和临近的国家及游牧民族冲突不断,实战经验往往丰富,战斗力不断提高。而京畿禁军除了有大的军事行动很少有实战机会。只能靠严格的训练保持战斗力,但是作为一名老兵赵柽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赵柽决定此次出援高丽不惜血本的全部调京畿禁军参战。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提高指挥能力。增强战斗力。花多少钱是小事,总比将来有一日自己或那个子孙抱着金银看着兵临城下的敌军哭要强的多!
而作为此次出援高丽的最高统帅赵勇被皇帝当成了小白鼠,看着有些心事重重。他知道皇帝用其为帅也是考虑到自己曾独自领导克虏军在异国长期征战,从战役指挥、地方建设,到各方关系的协调都有一定的经验,是一位可以让人放心独当一面的战将。可这次他不但要承担指挥整个陆地战役的重任,还要协调好与水军的步调,跨兵种指挥作战,对他来说这都是一个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