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参与其中,所以元帅府集中的只是黄、汪两人的智慧。可是这两个人私心太重,且缺少在中央的工作经验,也就是说没有战略眼光,没有经过大事件的考量。而他们的短视让他们无法对眼前复杂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其实现在京中的政治形势其实对他们来说是十分恶劣的。
太后主政,虽然名义上她是所有皇子的妈,但也是有亲有后的,即使她在公正无私,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也不会不考虑自己亲儿子的利益;而赵构的母亲韦氏还在宫中,不但在这个问题上帮不上忙,还变相的成为了人质。
另一方面,朝中的主和派大臣大都被以‘附逆’之名清理出朝廷,再一个张邦昌的死对主和派也是个沉重的打击,不敢妄言议和。从而主战一方占据了朝堂,朝廷官员自然基本都倾向于与女真人作战的秦王,一把手李纲更是公开表示了对秦王的敬仰;黄、汪二人进入宰执行列后,却大唱反调,要求割让领土议和、巡行江南避敌锋芒,实际上他们的言论和行为已经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那些有心议和先朝遗臣就算心里支持,也不敢公开,原先帅府的副帅宗泽执掌大宋兵权,却‘蛇鼠两端’,虽没有公开投靠,可谁都看得出两人往来密切,这就导致帅府没有政治上的同盟军。
再者宗室在立储方面同样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汴京城破女真几乎将赵氏皇族一网打尽,是秦王拯救了他们,宗室一方即便只是心存感激也会站在秦王一边。可赵构拥兵自重,避而不战只是一味的撤退,让宗室们不得不多想,认为其就是想借刀杀人,为自己上位踩着家里人的尸体向上爬,从而对其所为更加反感。从根本上说,宗室们根本不相信赵构会成功,如果支持他,一旦失败不但得罪了秦王,还得罪了太后,后果将十分严重。
有句话叫做‘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元帅府秉承了大宋的‘以文抑武’的治军理念,依然走得是文官为中心的路线,将在事变中取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