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宋军粮道,他们便会不攻自溃!”完颜娄室恍然道。
“不错,他们火器犀利,可也不能不吃不喝!”宗翰点头说道,心中忽然感觉好受一点了…
………
古代军队给养主要是粮草。汉族军队出征要筹备军粮,专门运输,这与民族饮食习惯关系很大,汉族军兵要吃着馒头,就着菜肉,喝着稀饭,不能总是凑合,否则士气和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每每发生战争,就要征集储备大量军粮,辎重粮草,有时需要数年之久,还要召集大量的民夫随行运输,导致劳动力短缺,田地撂荒。
一旦战争开始,如果战场距离太远,运输线漫长,运输将更加困难,庞大的后勤还容易遭受攻击。这导致战争成本高的惊人,因此也让保守点的官员,以及大多数民众反对战争,其实这也是有群众基础的。
游牧民族军队后勤却简便的很,首先他们吃的简略,参战士兵自己携带粮食,肉干就可以维持个十天八ri的。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游牧民族军队在战斗时候,擅于掠夺汉民族维持消耗,依靠劫夺对手的军粮,挖掘汉民的粮食窖藏方式解决长途奔袭的后勤补给,根本不用考虑大队人马提供后勤粮草的问题。游牧民族的军队以战养战,所以战争成本很低廉,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更大的麻烦在于,游牧民族拥有灵活激动的骑兵部队,可以快速机动,利于寻找薄弱环节专门打击中原军队的辎重队伍。而中原军队远征,运输线漫长,特容易遭受攻击。前线部队开拔,后面的民工推车小车,赶着毛驴,拉着吃的,烧的。一旦遭遇攻击,完全是白给的份,粮草问题成了拖累。
可是这个致命的问题,宋朝军事将领总解决不好,无论是太宗北伐,还是元丰伐夏,熙宁拓边,联金伐辽,后勤都成了他们的拖累,而他们一再栽跟头,但就是没人总结改进……
辽太宗耶律德光率领几万部队,大将杜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