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大。他是撒改的长子,不属于阿骨打之嫡系,但血缘甚近,是阿骨打之侄。早在十年前阿骨打制定看“中外一统”的灭辽进取方针,方针的确定宗翰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他多次向阿骨打提出追捕辽帝天祚的意见,推动了金政权“中外一统”进取方针的制定。
阿骨打在进行灭辽战争之时,虽然确定了“中外一统”的战略进取方针,其本意还在于占据辽地,使东北、西北等地区成为金之一统天下,而把统一中国的事业留给了子孙后代。是以他与北宋政权签订“海上之盟”,并坚持将燕云之地归还给宋。
但是,宗翰的态度却和阿骨打的态度截然不同,他始终站在女真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以推行“中外一统”的进取方针为己任,坚持灭辽攻宋的计划,并全力使之付诸实施。
宋、金签订“海上之盟”的时候,宗翰就采纳了高庆裔的意见,以平州别为一路为借口,认为平、滦、营三州不属于燕地,坚持不还宋平州,实际上这是为金政权在关内留有军事据点,以便将来图谋发展。宋使虽屡为请求,亦不许归,此战略意图十分明显,这个意见后来也得到了阿骨打的支持。
金兵占领燕京后,宋政权即向金交涉归还燕地问题。在交涉中,宗翰又采纳了燕京那些不愿归宋的汉人官僚中某些成员的意见,向阿骨打进言,想不归宋燕地。虽然在阿骨打的坚持下,金方将燕京及附近地区交还给宋,可是宗翰始终不甚同意。不仅反对将燕地还宋,也反对将山西地归宋,目的是“将有经略”,这经略就应该是推行“中外一统”的进取战略。
阿骨打死后,他任金兵都统,驻兵奉圣州,掌握着兵权。吴乞买继位为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为了对抗执掌兵权多年的完颜斜也的影响,开始重用宗翰,使他的权势更大,不仅让他掌握着西南、西北两路都统之兵权,且吴乞买授予他百道空名宣头用以除授当地官员,赋予其行政管理权,他驻守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