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为了筹备办报的事情,李佑很忙碌,通常是上午在国子监,下午就溜号去报坊。
这是项在本时空前所未有的事业,从人员到工具,再到各种布局,都要艹心,别人替代不了。至多把自己家里两个西席崔、周二先生拉了出来,充当主要助手。
至于袁阁老之流的鬼鬼祟祟、弯弯绕绕,他暂时没有心思去管。“吾辈是专注于实事的人,不能沉湎于阴谋诡计不可自拔,不然就是因小失大!”李大人对两个师爷兼助手如是说。
“东主高见!”崔先生和周先生衷心的吹捧道。
按照李佑的秘密计划,东、西、南、北、中五城中每城依托兵马司设一报站,另在消息很多的南城崇文门税关设一报站,每站十名主笔,六个报站共计六十人。而报坊本部则有主编二十人,负责稿件编纂采用。
前国子监监生、现李宅西席兼师爷崔真非崔先生被李佑推了出来,准备担任自家报坊的总编。
总编的衔头让崔先生相当兴奋,感到自己即将踏上事业巅峰。当然,目前崔总编的主要任务就是招够八十个监生,其中六十个主笔,二十个主编。
同时李佑抽空去了次吏部,给尤少卿递小话穿小鞋、并领取了新的吏部传告揭帖后,便正式在国子监张榜公示,招取监生以结业历事的名义去自家报坊干活。
这次从国子监石祭酒到另一个办报副总裁官孙御史,皆是装聋作哑,任由李佑招兵买马,只当没看到。
尤少卿的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听消息说快去天高皇帝远的桂林府当知府了,谁还想去拦着李佑?那尤大人这两曰连国子监都不来了,忙着到处托门路打关节,烦躁的很。
却说经过这段时间口口相传的普及,大多数监生都明白当报人是什么差事了。更何况李佑先前大张旗鼓的招募过一次人员,虽然六十人中最后因为石祭酒觉得用不了如此多人,只留用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