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奋斗在新明朝 > 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钱太后

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钱太后(3 / 5)

,他武安伯的老脸往哪里搁?

二是这事传出去,若引起了有心人注意后用来做文章,他儿子这中城兵马指挥的官位就不稳当了。所以要抢先求太后定了姓,以后便不怕别人拿来兴风作浪。

果然,武安伯奏事引起了钱太后的关注,但这并不是因为打架而惊诧。

钱太后自小长在苏州府,晓得江南士子习气狷狂率姓,李佑动手其实不算什么,入不了太后法眼。钱太后真正注意到的是,武安伯奏称“检校右佥都御史”李佑…不得不说,李佑已经成为她老人家心中的执念。钱太后略带疑惑追问道:“李佑已然罢官,又何来的检校右佥都御使?”

武安伯很不明白太后多此一举的询问这个作甚,“哪有李佑罢官之说?”

此事外朝人人皆知,居于深宫的钱太后反而不清楚…当即钱太后只觉无名怒火要涌上来,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明明朱批下旨罢官,怎么还留着李佑蹦跶?她对左右呵斥道:“速速去将吏科掌科召来!立即来此,不得有误!”

吏科,六科之一,六科就是科道中的科,也是中枢要害部门。内阁拟诏后要先发至六科,六科核实无误,并登记备案后才能分给六部去办。六部办理之后,要再向六科复奏注销。

所以钱太后想追查罢免李佑诏旨的执行情况,就要急召吏科掌科来见。

六科衙署也在内廷,位于皇宫西南角,距离慈圣宫不远。不多时,便见吏科掌科、都给事中汪文叙匆匆进殿,奏道:“罢免李佑之旨,吏部已有复奏,那李佑已经领过旨,免去了提督五成兵马指挥司差使,并移往都察院。”

钱太后闻言后想法和归德千岁类似,莫非内阁胆敢矫诏!又对左右喝道:“将首辅召来!”

又等了不到一刻钟,徐首辅也匆匆进殿,并将李佑请辞疏朱批原本带来。

钱太后重新打开李佑的奏疏,仔细阅过,狠狠将奏疏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