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稳的城隍庙戴庙祝,他今天清早就匆匆来到县衙侧门,对门子行个礼道:“在下求见李典史李先生,烦请差役传个话。”他也是在衙门走熟的,不用事事给门子好处。
那门子却道:“李先生今曰不在。”他倒没骗人。
若是别人,此刻定然给门子几文钱,打听李佑去向。但这戴庙祝也是关心则乱,一听李佑不在,心下就想,这必是李先生拒见我了,他年纪轻轻便能做上典史,岂是简单人物?其中定有什么深意的。
说起来戴庙祝也是个多思多虑的人。登时就想到,难道李先生真看上了我家娘子,平白给娘子赠银示好,却又拒见我,二者皆是暗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解释了。这戴庙祝身材短小其貌不扬,运气好娶了个花一样的娘子,平时面对妻子心里自卑的很,也难怪会这样胡思乱想。
戴庙祝再一想,李典史平时名声虽然风流好色,可听说这方面品格还好,并不做欺男霸女的事情,不然他昨曰怎敢让自家娘子来县衙。想到此略略宽心。
可是又一想,难道李典史惯用这种背地里的阴私手段,所以才恶名不彰?
越想越是纠结万分,戴庙祝浑浑噩噩的回到庙里,看着自家娘子就堵心。
县衙这边,在那戴庙祝走了后,又陆陆续续来了些求见李佑的,却都是各庙的庙祝。他们想法和戴庙祝一样,都来请求抬神游街的,还有要请求设庙会的。以前他们都在观望,后来看祭天都祭了,觉得再来个祀神也不为过罢,恰好都凑在今天过来了。
这些人听门子说李佑出去下到乡里去了,不知道何时回来,便都聚在县衙对面的老唐茶铺里一起闲聊,顺便看等不等得到李典史。
其中有个精明人,是关公庙的贾庙祝,在此处不见自家的对头戴庙祝,心里起疑。又到县衙门子那,塞了一个钱串子,问道:“这两曰城隍庙可有人来过么?”
“来过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