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那么一线机会。
若用一种动物来形容李靖,突厥人信仰的狼恰好是唯一的答案。
李靖战无不胜的诀窍就是有狼一样的耐心,有狼一样的狡诈,有狼一样的凶悍,有狼一样的冒险之心。他从来不打贸然进攻,凭借着出色的耐心,等着对手露出破绽。一但发现战机,立刻转守为攻大胆勇猛穷追突进,一举定乾坤。
如唐平定萧铣之战,由于萧铣控制着险塞,唐军受阻,迟迟不能前进。李渊却误以为李靖滞留不前,贻误军机,秘密诏令许绍将他处死。许绍爱惜他的才干,为他请命,才免于一死。不久,开州蛮人首领冉肇则叛唐,率众进犯夔州,赵郡王李孝恭率唐军出战失利,李靖则率八百士卒袭击其营垒,大破蛮兵。后又在险要处布下伏兵,一战而杀死肇则,俘获五千多人。当捷报传到京师时,唐高祖高兴地对公卿说:“朕听说使用有功劳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李靖果然立了大功。”再之后,在长期的正面坚壁挫锐之后突然加以狂风暴雨般的背后突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萧铣。
再如平定辅公祏的战役中,李靖依然是利用如此战术,先疲后打方针,以主力坚壁蓄锐,待机破敌,遣偏师袭扰敌后,断其粮道,逐渐削弱敌之力量,创造战机,适时转入进攻。那一战他运筹帷幄,等战机出现,果断出击,率军一口气将辅公祏打残打灭。
李靖多年来的破敌战术战法始终如一,他却以这简单如一的战术败遍天下群雄,实是本人将这套战术玩的如火纯情,万般变化,皆在其中。
如今与突厥对决亦是一样,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稳扎稳打,势要逼得颉利可汗自露破绽,一战决胜。
试问一头盯着猎物的狼,他会为了一点点的蝇头小利而冒然突进嘛?
答案显然是否定了!
尽管颉利可汗做出了要与李靖对峙的态度,李靖却依然稳坐钓鱼台,继续采取之前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