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又遭受连年天灾的北方民众,能背得动的。
但不调遣依然要花钱养兵,北京的太仓转眼告罄,各地催饷的文书,像雪花般涌入京城。皇帝母子俩就是把紫禁城卖了,也发不出一个月二百万两的饷银、拿出一百万石粮食的军需来啊……北方的军队开始发生骚乱,甚至连蒙古人也因为没有人买他们的羊毛,而考虑是不是干回老本行。
但是沈默一封措辞严厉,几乎是连训带骂的亲笔信,就让一干台吉们腿肚子打转。富裕安逸的畜牧生活,已经消磨了他们最后他们只要想起那个一脸笑容、心黑手辣的恶魔,就一点趁火打劫的念头都没了。
刚刚转投南方,急需立功表现的晋商也派上了用场。他们几乎与每一支边军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跟蒙古人的关系更不消说。对于厮杀汉们来说,有奶便是娘,管你是南方还是北方了,所以军人们纷纷表示服从南京朝廷的调遣,随时可以攻打北京。
辽东的李成梁更是早就磨刀霍霍,几次请战要提兵南下山海关,为沈默直捣京师。
所有的请战,都被沈默压住了。
因为他很清楚,请神容易送神难。军事力量一旦形成,就很难在制度框架内约束直至消灭,他们从暴力中成长,也只相信暴力,放这些猛虎出闸,一定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难以预测的凶险的。
还是那句话,杀鸡不用牛刀,他只需要军队保持安静,静待结果就是。
这也决定了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会生变故。
万历十三年八月,北方天气转凉,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节。
姚长子麾下的东南水师战舰二百艘,民间运输船二百艘,搭载着南方十二万内阁军,未开一枪一炮,便在天津卫登陆。
因为天津卫的最高军事领导人,后军都督府都督、东宁侯焦志,率天津两卫三万余名官兵反正。
之后大军一路未遇抵抗,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