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官居一品 > 第七五五章 江湖秋水多(上)

第七五五章 江湖秋水多(上)(4 / 7)

不知他这种不合适的善良,会不会随着时间消失,从而彻底进化成一个政治动物,又或者终会为其所累,遭受失败的命运。

谁知道呢?只有时间能解答,真到了要作抉择的时候再说吧。

与张居正分开之后,沈默便开始研究日昇隆的条陈,其实没看之前,他还以为,仍然是对汇联号的模仿呢,谁知愈看愈加惊心,这些老西儿不愧是最杰出的商业精英,想出来的方案,让他这个多了五百年见识的‘先知’都自愧不如……简单说来,日昇隆针对朝廷财政窘困、迫切需要额外收入的状况,他们愿意向朝廷提供每年若干白银的借款,而且这笔借款无需偿还,只需要允许其发行总价值相等的嘉靖宝钞即可。

当然此宝钞非世面上流通的大明宝钞,而是由日昇隆独家发行的新版宝钞,而且作为对应条件,日昇隆要求户部按照市面的实际情况,固定银、钞、铜的比价为‘银一两等于钞十贯等于钱千文’,且一定而永不易。并规定白银用于大额交易,十两以下的交易,禁止用银,只用钱和钞……当然这所有的钞,都是针对新钞来说的,至于旧钞,需按照嘉靖四十四年的平均比价,以及银与新钞的比价,兑换成嘉靖宝钞;若是旧币、残币、污币,则必须再行大幅度折价云云…虽然沈默曾就汇联号小额银票进行过调研分析,但那时他的目标,只是希望对东南经济的发展,拥有更有力的控制权,并未像日昇隆这样,竟有成为一国央行的野心。

所以沈默用了很长时间,思索日昇隆的条陈,到底是对是错,尤其是长远来看,到底有何影响:

首先不得不承认,日昇隆提出的货币制度方案,是从大明的现状出发的。其虽然担任宝钞的发行人,但并未将宝钞当作主币,而是强调以银为中心和基础——对宝钞和铜钱,都以银计价,一定数额的纸币和铜钱,都固定地代表一定银价。按照上辈子所学的货币银行学,白银就成了惟一有价值尺度职能的主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