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一代代言官们不畏强权、舍生取义的表现,牢牢树立了他们正义光辉的形象,使他们成为全社会膜拜的对象,继而获得了舆论的主导权,或者说是霸权——他们的看法才是正义的,与他们对立的都是奸佞。
这一主导权有一鲜明特点,便是对待外敌内贼的强硬态度,不管敌我双方实力如何,一定要战斗到底,任何妥协都会被视为有失朝廷体统的软弱行为,将遭到全体言官的弹劾。
个中原因,除了言官们年轻气盛,满怀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自豪感之外,还因为在总结前宋耻辱亡国原因时,本朝人普遍认为,宋朝的主和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澶渊之盟便开始一而再、再而三的软弱妥协,终于把敌人越养越强,自己则越来越弱,最终被异族灭亡。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本朝的官员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哪怕别人把皇帝押到城下,都丝毫不作妥协,而是直接宣布皇帝过期作废,恨不得拿炮将其轰死。
强硬不是坏事,但不分对象的一味强硬就不好了,不幸的是,抗倭战争的胜利,助长了强硬派的气焰,在此背景下,谁敢提出以抚代剿,必会被扣上纵寇殃民的大帽子,遭到言官们的围攻。
沈默知道刘显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他心意已决,重重的一攥拳道:“朝廷的事情我来管,你要做的就是整肃军纪,秋毫无犯,练兵备战,随时准备出击!”说着大手一挥,不容置疑道:“要是再出篓子,新帐旧账跟你一起算!”
“是……”刘显知道他心意已决,多说无益,便肃容应道。
“这几日你先回去重整军纪,三天后,召集全营游击以上军官,”沈默沉声道:“来经略府议事。”
“是。”刘显又应道。
“我丑话说在前头,”沈默目光坚定的望着他道:“珍惜这几天时间,给你的‘弟兄们’好生紧紧弦,不然日后有你难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