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快、反应自然迅速,但坏处也很明显,因为这里是胡宗宪的地盘,驻军受其节制。
不过沈默不认为这是在冒险,因为驻扎在崇明岛上的是俞家军,以他对俞大猷的了解,这位老成持重的将军,一定不会跟着别人乱来的。
而且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俞家军控制住,这样手下有俞龙戚虎,至少在声势上,可以震慑住许多人,让自己的声音不至于被淹没在江南的喧嚣中。
立足在崇明岛,便有了足够的留白,可以让他自主的进退停留。别看这简简单单的一步棋,却是建立在对东南形势的了解,将领思想的把握上,做出的冷静选择。
结果到了这里,俞大猷已经被召到杭州去了,但沈默看到了长子,就更加放心了。于是安安稳稳的驻扎下来,等着最新的情报。
当沈默把情况通报给长子,没想到他对岛外发生的事情,也了解不多,似乎俞大猷也在封锁消息,不过长子告诉沈默:“我家老总临走时交代,没有他的命令,所有战船不许出寨,就是大帅下令也不行。”
这既是个好消息,又是个坏消息,因为它一方面说明俞大猷的立场没有问题,态度十分坚定,但也说明确实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朱五并没有跟随沈默走水路,而是在莱州乘快马南下,联络指挥各锦衣卫千户所,尽可能的收集情报,为沈默的决策提供支持。
锦衣卫的效率很高,第三天便将各方面的最新情报,汇总摆上了他的桌面,事件的轮廓终于清晰起来。
看似铺天盖地的东南叛乱,其实可以分成两场。北边皖南、浙江、江西一带,是银矿工人叛乱,南边江西、福建、广东一带,是‘三巢’农民造反,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
先说银矿工人的暴乱,这其实是个历史问题。随着近百年来经济的发展,白银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