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看起来有些破旧的福船抵达了泉州刺桐港的码头,这这里正是一年来商业最为繁荣的时候。云水蔚蓝,从南面海上吹来的季风扑面。码头上面熙熙攘攘的全是等着装卸货物的苦力。接送客商运输货物的马车和独轮车在码头入口拥挤成一团。南腔北调的招呼声呼喊声响成了一片。看起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宋第一商港的清晨了。
南宋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和尚未完全结束的迟约风波,对泉州这片土地的影响并不特别大。这里并不是政治中心城市,甚至不是福建路安抚使驻地。
因此政治上的风波对泉州的影响不大,而泉州的经济基础是海外贸易和极其发达的手工业,这几年虽然海贸中心日趋北移,但是两三百年来奠定的天下第一商港的根基,也不是那么容易动≮↓wan≮↓shu≮↓ba,⊥anshub□a.摇的。
而且泉州虽然号称地处江南,但是离开江南核心地盘,两浙路和两江路非常遥远。所以泉州百万民众消费的粮食也不是从两淮、京湖、四川输入的,而是来自广东和安南。所以泉州米商根本不会订立镇江交货的大米迟约,要放盘也是放出广东(广南东路)米和南番米的盘子。这米价真要涨到了五贯六贯,南番那里的大米还不如潮水一样涌来——自打去年普陀山辩法以来,南番诸国的形势就很不安定,各国都在扩军备战,而且还不惜代价从北明输入武器。为此都加大了米粮种植和出口的力度。
所以,哪怕在米价和迟约价格上涨最疯狂的时候,泉州米价的上涨幅度也不是很大。完全在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也没有多少泉州商人去投机米粮迟约而倾家荡产。
在这个南番商船如潮而来的夏季,泉州城仍然完全沉浸在繁荣和富庶当中。除了城中两大教派——天道教和天方教之间明争暗斗愈演愈烈……
一辆没有任何标记的四轮马车停在码头一个偏僻的角落。马车周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