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少康逃到有虞部寻求庇护。有虞部君首虞思是重华后羿,膝下无子,仅有二女,于是效仿当年的帝尧待重华,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少康。虞思不仅让少康成为有虞部的继承人,更支持少康复国。
少康得到有虞部的支持,并联络夏室旧部与天下各部,推翻了寒浞,又斩杀了为寒浞在外领兵的豷、浇,在各部的拥戴下登上天子大位,恢复夏室正统。这段历史,被后世称为“少康中兴”。
自武观之乱被平息后,又经历了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天下动荡始平。嫡长继承制取代禅让制,这才在争斗中正式得以确立,并得到天下各部的支持与认可。少康逝后,其嫡子夏杼继位为天子。夏杼被各部称赞有祖先大禹之功德,天下重归大治……
人间纷繁世事,仓颉并未理会也不可能去理会,他只在无边玄妙方广中,以灵台见知和金仙修为造化一方世界。
世界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雪一羽,看似相类,微妙处却皆有不同,这是多么庞然的见知显现。仓颉早就可以求证天帝成就、化形神为帝乡神土,但他却没有,如今求证了金仙。
金仙是一种修为境界,可以造化一方世界,但未必真的需要以此造化来证明,形神也不必受困于此。
造化世界的根本,来源于见知,更来源于见知中所悟的大道自然衍化。仓颉造化世界的过程,也是他突破金仙后继续修炼的过程。这二百年,起修为不断精进,待收回玉簪重新挽起发髻时,已至金仙极致。
这很难,几乎不可思议,但仓颉游走各方仙界、与列位天帝论法至今,又行游人间证悟多年,积淀之深厚几无人能及,一旦迈出这一步,便可步步精进。但到了金仙极致境,暂时也就到了尽头了,若无莫大机缘也很难再迈出下一步,很自然地收回发簪。
仓颉所造化的一方世界,很难以简单的时空概念衡量,若勉强以凡人的见知去描述,其实并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