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爆时冲不到此地,附近有水源以及相对平整的、可供开垦的谷地。
已开垦土地种植作物,就说明此地与巴原上一样也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但村寨的北面就紧邻着野林,他们平常也会狩猎,并在山野中采集各种天然的食物。虎娃进入村寨观察这里的人们,却刻意隐匿了身形、没有被人们现。
与他的家乡一样,此地村寨族长的地位同时也相当于祭司或巫师。这个村寨的族长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也不知修炼的是何种巫法,拥有相当于二境的修为,也是族人中知觉最敏锐、力量最强大的一位。
族长率领族人们向山神献祭,不仅在每年春耕、夏芒、秋收、冬歇时节,也在每一次外出狩猎之前、收获而归之后,他们祈求着也在感谢着神灵的护佑。另一方面,族长在村寨里掌控“火”,并负责指挥族人烧制各种陶具。
这是从远古时代保留下来的习俗,人们对火感到敬畏,像膜拜神灵一样崇拜火焰出的光和热。如果说此处和虎娃的家乡有什么不一样,就是他们的祭坛不在村寨的中央,而在村子后面的高坡上、靠近密林的边缘。
虎娃穿过村寨来到这座祭坛边,抬眼望去便不禁露出了笑意。这是用平整的块石垒起来的一座三尺高台,上面是放祭品的地方,而在高台后侧却有一座石像。它原先就是山坡上突出的天然岩石,经过了简单的人工雕凿,大致能看出一头岩羚的轮廓。
最特别的是岩羚头上那一对展开的弯角,竟是以当地出产的一种玉石雕成,然后再镶嵌上去的,打造的过程颇费功夫,显得异常精美,与那粗糙山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眼看去使人们没法不注意到这对漂亮的玉角。
这里的族人不可能了解羊寒灵的修行,不知那一对角就是羊寒灵以原身之物炼成的法宝,可化为漫天飞舞的锋芒。但这座雕塑对羚角的处理,却谙合了那位妖修的神通法术。在祭坛两边的岩壁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