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希尧任安徽布政使这几年,没少刮地皮。江南肥硕之地,倒了多少个督抚,有几个去了能保持艹守的?
真问起罪责来,别说顶戴,就是顶戴下的家伙事儿也未必能保全。
如今,大事化小,将年希尧索贿、贪墨的罪过都抹了,推到下面知府身上,只留了个失察之罪,确实康熙的恩典。
这体面,并不是留给年希尧的,而是留给四川总督年羹尧的。
只是这个时候西北战事关键时候,皇帝能想起个臣子留几分体面;等到时过境迁,还不知会如何。
原本,年氏兄弟都为督抚大吏,可以相互为援;如今这边问罪,西北又是硝烟弥漫之地,年熙怕父亲独木难支,想要出人头地,为父亲内援。
瞧着年熙神情坚定的模样,十三阿哥问道:“你不会想着外放吧?这个四爷是不会允的。等什么时候你断了药了,再打这个主意不迟。”
年熙摇摇头,道:“没想着出京,还在督察院,只是想补个正缺。做了两年副职,不过是混曰子,奴才也想做实事儿。”
十三阿哥见他眼睛闪亮,不禁笑道:“这是已经谋算好了,到底是什么缺,说给爷听听?”
“十三爷,浙江道监察御史出缺,奴才想补这个,四爷那边,却是不允奴才自专。”年熙回道。
“浙江道监察御史?”十三阿哥听了,不由皱眉。
江浙虽是富庶之地,但也是出名的贪官窝。去江浙的官员下场好的少,但是浙江道监察御史也不是那么好干的。
能谋得江南实缺的,多是天子近臣,要不就是出身勋爵之家。就算御史弹劾,告倒了这些人,接下来要迎接的就是各种诘难。
因此,浙江道监察御史鲜少有能做满一任的。
“怎么想起去捡这个苦差?费力不讨好,你的身子也熬不住。”十三阿哥还是摇头,满脸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