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叔。”三个孩子齐声道。
相互见过礼,曹颙叫众人坐了。毕竟是头一回见面,曹颙虽觉得心中亲近,但是也没有旁的话说,少不得问两句读书课业上的话。
文杰老实答了,文志也跟着哥哥回答着,脸上却有些古怪。
曹颙过去看着自己的几个堂弟,长大后家中好几个儿子,哪里看不出文志的“苦楚”,看来这小家伙不是个爱读书的,正同之前的调查对上。
魏信这个次子,有乃父风度,对于文章一窍不通。
文英倒是奶声奶气,天真浪漫,伶俐乖巧。没有哥哥们的小心翼翼,能看出是个姓格爽朗的孩子。
他襁褓之中被送回江宁,对父母都没印象,不知算不算福气。
瞧着文英的眼神来往廊下的鸟笼子上瞟,曹颙笑了笑,叫人带文英到院子里耍。
“听你大伯说,你四月里考了童生,预备明年下场考生员,有把握没有?”曹颙看着文杰,问道。
文杰起身,回道:“侄儿不敢托大,勉力一试罢了。”
之前魏仁已经同曹颙提过这个侄儿的详情,学习虽用功,但是课业只是平平。二月里县试成绩还在中游,四月里府试就是吊尾。
教导文杰的夫子已经同魏仁说过,文杰能不能通过明年的院试只是五五之数,就算勉强通过,也是三等。
“若是中了秀才,你想要继续考举人?”曹颙接着问道。
文杰听了,摇了摇头,看了旁边的魏仁一眼,低声道:“中了秀才,侄儿想要去广州寻父亲。”
魏仁闻言,已是变了脸色;曹颙依是面色如常,继续问道:“除了寻你父亲,就没有其他打算么?”
魏信送他们几个回江宁时,文杰已经十岁。所以,对于眼前这位“曹世叔”,文杰记得清楚,父亲当年曾交代,若是在祖父家不好待,可以使人送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