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涮不开涮的曹颙不知道,只是好奇那将被押解进京之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十六爷,我死了,谁最高兴?”曹颙问道。
十六阿哥想也不想,道:“那还用说,自然是九哥。他一个名震京城的‘财神爷’被你这个‘善财童子’挤兑得灰头土脸,怕是生吃了你的心都有。”
曹颙摇摇头。道:“八阿哥如今正在困境,九阿哥不会多此一举,徒生变故。除了银子,盼着我死的,还有哪个?”
十六阿哥掰着手指道:“当年贵山因你成了瘸子,又失了功名,也算是恨比海深了;那年京城时疫,你同四哥防疫,堵了好几个贝勒府公府的大门。这些府邸,有死了家人的,不敢迁怒四哥,少不得迁怒到你身上。山东民乱,毁了不少权贵的烧锅庄子,又使得朝廷整肃了酒令。消息灵通的,自然晓得沂州没乱,脑子灵光的,想到你身上也不算什么……加上这次内务府招投标,有些老户没预备那些银子,失了标,砸了饭碗,不恨你又能恨哪个……”
说到这里,十六阿哥摇了摇头,看着曹颙道:“孚若啊,瞧瞧你混的,朋友没几个,差不多要八面树敌了。”
曹颙看着十六阿哥,脑子里却出现十五阿哥的模样。
真是一场不明所谓的闹剧,还是“一石二鸟”之计?
对于八阿哥,康熙心里已忌惮颇深。就如同当年的废太子似的,那么多罪名,未必件件都是同太子相关,但是康熙已经生疑,所以当然就是“证据确凿”。
文武百官中,最不缺的,就是揣测圣心之人。
闹这出悬赏,正好是九阿哥同曹颙内务府角逐失利之时,就算是没有证据,怕许多人也会想到九阿哥身上。
不管是杀了曹颙,还是嫁祸给九阿哥,二者得其一,也不算白忙活。
只是,前脚十四阿哥还与自己做了“君子之约”,随后动手脚的会是十五阿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