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官场之风流人生 > 第九百四十一章 传闻

第九百四十一章 传闻(2 / 8)

市里,人在车里屁股都坐得僵硬,浑身酸痛,更不要提开车司机的辛苦。

淮山市这边的招待,倒是热情;沈淮他们到淮山市郊,淮山市委副秘书长周延与副市长杨凯等人,就在路边等候。

淮山市委副秘书长周延,以前负责淮山的劳动输出工作,经常带队往东华跑;杨凯又是分管电力及工业的副市长,淮山境内三座梯级电站的筹备,地方配合工作就由杨凯分管,大家也都认识,在路边寒暄几句,看着暮色渐深,在家就赶着往淮山市里走。

两边车队汇合后,沈淮才知道淮山市委书记魏福明更是带着淮山市委市政斧的一群官员,在市政斧招待宾馆备下宴席,等着他们过去用宴。

沈淮正而八经的只是霞浦县委书记,进入淮海湾经济区发展领导小组,也没有所谓的行政级别对应;硬是往高处抬,勉强能算是享受副厅级待遇。

胡舒卫倒是正而八经的副厅级,他除了执掌东江电力外,当初为了保证东江电力的国有姓质,他同时还进入省属国企工委党组,以保证东江电力的党建工组受省属国企工委领导。

不过就算如此,淮山市委书记魏福明亲自带队接待——听淮山市委副秘书长周延介绍,魏福明将其他公务推掉,接下来还将全程陪同沈淮他们对电站前期筹备工作的考虑——这就已经算是超规格待遇了。

电站前期筹备工作,特别是进场公路修建及移民安置,都要依赖于地方上的配合;淮山市的积极态度,自然是沈淮、胡舒卫所希望看到了。

淮山是淮海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九八年地方财政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城乡人均收入等情况,只抵得上东华九二、九三年时的水平。

淮山市的城市规模甚至还远不如七八年前的东华;坐车进入市区,沈淮看着沿街就找不到有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狭窄的街道,破损处也多,应该是缺乏充足的维护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