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三桂死后当皇上,当时他掌握着吴周的岳州大军——这可是阻挡清军进攻的主力。而他的儿子吴世琮则控制着吴周的广西军——吴周在广西的局面是吴世琮自己打出来的!
而吴世璠一直留守云南,从未参与过吴周和大清的战争,也就不可能掌握多少兵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吴应麒硬要和吴世璠争夺皇位,他成功上台的可能还是不小的。但本来就风雨飘摇的吴周,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恐怕死得就更快了。
而历史上的吴周,在吴三桂死后,硬生生又坚持了三年,这和吴应麒的忠义,多少也有点关系吧?
现如今,吴周虽然一样风雨飘摇,但是这个政权毕竟还控制着陕甘这个质优价廉的兵源地和战马产地。在江南水乡之地作战,骑兵的威力是狠打了折扣的。因为到处都有可以阻止骑兵进行机动的河流,吴周的骑兵除了在局促的会战战场上冲一把,就没有别的大用了。
如果把战场挪到中原,吴应麒的骑兵军团不仅能用来冲阵,而且还能进行大范围的战役机动、战场屏蔽和对敌方的后勤线进行打击。这会给大明这边的战役组织和后勤保障造成极大的困难!
所以,大明的北伐如果想要取得大胜,就必须建立同样强大的骑兵军团!
另外,吴周并不是大明一统天下唯一的对手.大清可还占据着半个中原和东北、蒙古之地呢!
吴国贵这时也提到了大清国,他对李中山道:“世凯,你可别忘了北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北清国!
那康熙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是不会眼睁睁看这大明花十年时间去吞并吴周的……如今的天下,毕竟是三足鼎立!
况且这两年趁着大明、吴周互相攻伐的机会,北清也缓过来了。那个康熙还是有点办法的,他靠着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分封合众,还有南北面官制,算是把人心又凝聚起来了。咱们可不能当北清是北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