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的大学士,现在却是一身汉人式样的红色官袍,脑袋上还戴着乌纱帽。
还有两个年轻一点,看着要就五十多岁,都穿着大清的官服,品级一样,都是文二品的补子。
这不大对啊!
杜立德怎么穿上汉家服饰了?另外,那俩年轻一点的人当中应该还有个大靖七星阁大学士玛祜呢!
想到这里,吴三桂也不等这三位下跪磕头唱名,而是直接指着那个年纪最大的老爷子就问:“中间那个是杜立德吗?”
那老爷子赶紧一撂官袍,先给吴三桂跪了,然后趴在地下,撅着屁股,一股准备挨打的好态度,恭敬地回答:“回禀皇上,外臣正是杜立德。”
“你是.那个皇帝的臣子?”
“臣是大清皇帝的臣子,奉我主之命,来武昌出使的。”
“那你怎么穿着汉人的官服?”吴三桂问。
“回禀皇上,臣现在是大清的南面官。”杜立德回答道,“大清的南面官是穿汉人的服饰,也可以蓄发不留辫子。”
原来康熙的“南北面官制”也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可是大清议政王大臣会议通过的,自然要来真的!
不过康熙力主实行南北面官制的原因,也不是满汉平等什么的,而是做出一副随时准备放弃关内地盘,退而成为草原天子的姿态。
这个姿态,当然做给吴三桂看的!
吴三桂点点头,然后又看着两个穿着满洲服饰的五十多岁男子,问:“你们中谁是玛祜?”
“外臣是玛祜。”一个穿着满清补服,戴着珊瑚顶戴的大清二品大员马上给吴三桂跪了。这人正是前任大清江苏巡抚,现任的大靖七星阁大学士哲柏.玛祜。
“玛祜,你不是江南国主的官儿?怎么一身满清的官服?”
“回禀皇上,臣现在既是江南国主的官,又是大清皇帝的官。”玛祜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