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送入了棋局之内。
他会对莫家忠诚吗?
还是背信弃义,抛弃莫府,在这一局中,斩断邬瑾高飞之翅,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自古以来,君子常暗于小人之手,只明于史书之中,邬瑾能明了她的局,做好全身而退的准备吗?
还有太子、魏王,谁又会吞吃她丢下去的鱼饵,拽动鱼钩,让事态一发不可收拾?
一切都是未知,却又已于暗处明了,朝堂之中精明的看客,也许早已分明。
四更时,宫门开,黄义仁身穿官袍,进入宫中,在文政殿等候面圣。
殿外细雨泡微尘,瓦上积水滴空廊,一只雀鸟,羽翅打湿,难以飞动,在花叶下跳动,又将脑袋***翅膀里啄来啄去。
皇帝与皇后同乘而至,撵架之上传出一股柑橘清香——看来皇帝昨夜宿在了中宫。
皇帝下撵架,入文政殿,只觉鼻尖檀香沉闷,轻烟随着雨丝一直往下沉,一直沉到地面,漂浮于人的脚面之上。
他并未因熏香而阻塞头脑,思绪清晰,看一眼黄义仁:「这一晚上,可还太平?」
黄义仁答道:「是,邬学士送完莫将军后,就回家了,沿途去买了一锭墨,回家后看了一个时辰的《春秋公羊传》,
莫将军回府后,只在书房看了四本话本,没有其他动作。」
将军府的话本,都是莫千澜当年买了留下的,莫千澜离开京都时,话本里的每一个字,他们都在心里嚼的稀烂。
皇帝听了,沉吟半晌,问道:「邬瑾是不是避嫌的太过了?」
黄义仁答道:「臣不知。」
皇帝皱眉片刻,问道:
「宽州的消息呢?」
「一切如常,」黄义仁谨慎回答,「莫府把手的密不透风,莫节度使床前睡着一个护卫,守的滴水不漏,堡寨中也未有异动,看样子,谭知州已经掌握堡寨。」
「军权渡让,并非一时三刻能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