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不可能让事情戛然而止,当即适当放出了“新料”。
“他好友徐经的家里富可敌国?”
“听闻他们两人赴京期间,在扬州找了六名歌伎,然后一路北上,日日轮着玩花样!”
“虽然他们两人是在赴考期间相识,但徐经可是唐寅的铁粉,徐经将花钱得到的题给唐寅很合理!”
……
由于唐寅身上没有寻得破绽,大家很快将目光定在苏寅新结交的富二代好友徐经身上,而徐经有钱自然可以成为舞弊的嫌疑对象。
原本徐经跟唐寅是路上相遇,然后一起进京,但现在到了他们的眼里已经是能够穿同一条裤子的生死兄弟。
庄伯常想到自己吃闭门羹的遭遇,当即再度放出了猛料。
“不得了了,你猜我打听到什么了?”
“你们知道徐经跟唐寅在考试前拜访了谁?”
“他们拜访了当朝刑部尚书宋澄,宋澄既是南直隶人士,又是此次会试的主考官!”
……
在一番深挖后,最后一块拼图已经完成,那就是唐寅跟徐经是好友,而两个人偏偏一起拜会了主考官宋澄。
虽然唐寅没有钱向宋澄买考题,但徐经可是有名的富二代,花一大笔钱向当朝刑部尚书徐经买题自然是合情合理。
“如此说来,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
“唐寅和徐经登门是假,买题才是真!”
“虽然钱是徐经出,但徐经亦将题分享给了唐寅!”
……
落榜的考生在有心人的诱导下,一场有关考场舞弊案的全过程已经成形,而参加的主要人员是唐寅、徐经和宋澄。
“绝不能让这种蛆虫坏了抡才大典!”
“如此公然舞弊,乃是闻所未闻之事!”
“咱们上疏请愿,务必要查出他们舞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