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不管周经说得再如何冠冕堂皇,但自己的初衷并没有一丝丝动摇。
“陛下圣明!”吏部尚书等官员听到朱祐樘这般斩钉截铁般表明立场,亦是恭恭敬敬地拱手大声道。
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朱祐樘如此表态,只是现在再听还是有一种淡淡的感动,而今的帝王确实言行一致关爱着百姓。
如此的帝王,大明焉有不兴之理呢?
怎么会这样?
礼部右侍郎周经的眉头微蹙,突然发现自己这个突然变得精明的学生又显得迂腐起来了,竟然不打算采纳自己解决财政的良方。
明明增加一两成税收便解决问题,结果简直像是妇人之仁。
朱祐樘知道不能让这帮臣子自由发挥了,便是一本正经地表态:“汝等皆是国之重臣,大明最有智慧的读书人。而今国朝的财政捉襟见肘,你们当真只懂得向底层的百姓伸手了吗?”
这个话说得很不客气,简直是给在场的重臣都扣了一顶不作为的帽子。
“臣等知罪!”工部尚书贾俊等官员面对这个指责,显得态度端正地低头道。
若说刚刚还不明白皇帝的心意,但现在皇帝的态度十分的明确,那便是绝对不会向普通百姓增加税赋。
其实他们不管作为读书人,还是作为大明的重臣,他们对这个国家越来越有归属感,心里其实是反对向百姓加征加派。
但……他们确实没有什么良方,财政占比最高的粮税和盐税都已经做到了最好。
“陛下,臣有所奏!”吏部右侍郎董山深吸了一口气,便是站出来道。
朱祐樘对这个平日沉默寡言的吏部右侍郎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便端起刚刚送过来的茶杯:“奏!”
“今国朝尚有百姓衣不掩体,然富户身穿绫罗绸缎,出行四抬大轿,远门乘高马大车,故地方逾越之事已是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