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于一时。”
“只是如此,却也是断绝了前路。”
“只可以当做是万般无奈之下的唯一选择。”
“其二——”
“毕竟,是应劫而动,应运而生。”
老者看着自己的弟子,有欣慰,有抱憾和悲悯的慈悲,温和道:“正如天下大乱之时,总有诸人杰豪雄,应运而生,譬如亢龙,短时间内便可有大成就,然应劫而动,也常常因劫而陨;其崛起和扑灭皆极快速,仿佛流星。”
“汝如此行事,则是以自身入此劫难,虽然得了如此的大裨益,如龙腾云,却也有其后患,若不破劫,轻则是修为大损,重则是当场殒命。”
“犹如你那玄真师兄。”
少年道人看着自己的老师,他不知道老师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情,在这个时候和自己提起了那位惊才绝艳却也陨落于道的师兄,只是安静了下,笑道:“弟子修行天地人神鬼五炁,其中人之炁,本就是和人道气运息息相关。”
“再加上,娲皇娘娘,要从困境之中走出,求那一线生机,也需要人间之气运。”
“况且,人皇,弟子罢黜之;药师,也因弟子而轮转,妖界之患也和弟子相关,弟子本来已在劫之中,万事万物息息相关,已自是避不开了。”
“最后,弟子本就是人族。”
“怎可以回避之?”
太上看着眼前的少年道人,似乎又看到了过去那个意气风发的弟子,神色复杂,叹息之时,眼底似乎隐隐有些许的悲怆。
太上一脉,首重心性。
若非心性超人者,不可入太上门下。
可若是心性超凡者,若是遇到天下大劫,生灵涂炭,又怎么可能会顾惜自身,而回转身躯,避开大劫,视苍生之生死如蝼蚁?
太上忘情,却非无情,正是至情。
玉清元始天尊注视着自己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