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笑笑,岔开话题:“那厮之前说的廷尉左丞是谁?听起来很有小儿止啼的威慑哈!”
刘盈压低声音:“张释之啊!爹忘了?就是原本的长安县县令。”
刘邦点点头:“原来是他啊……我对他爹有印象,不过如此年纪就身居高位,是不是有些过了?”
刘盈表示无所谓:“那有啥过的?长安县令虽然名为县令,但下辖民众百万,远不是别处的县令所能比拟,说句夸张点的话,有些诸侯国的国相管辖的人口,还不如长安县一个县令多呢!”
刘肥和刘如意闻言,同时在心中为刘恒鞠了一把辛酸泪。
毕竟刘恒受封的中山国总人口也就一百多万,刘盈说的那个诸侯国,大抵就是说的中山国……
刘邦心中略微有些愧疚。
但这种愧疚转瞬即逝,毕竟中山国虽然人口少,但地处平原,也算的上膏腴之地。
而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子以母贵。
他对薄姬的感情很淡,自然对刘恒这个没怎么见过面的儿子感情并不深厚。
所以他点点头:“照你这么说,张释之升任廷尉左丞,也算合理。毕竟能将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打理的井井有条,着实也有几分本领。”
“不过,这不能解释他小儿止啼的威名。”
刘盈再度压低声音:“当初匈奴归附咱们的时候,爹你做出过承诺,说是准许一国两制,即匈奴虽然是汉之藩属,但却可以效法昔日的南越国,有着自己的法令。”
刘邦稍稍思忖:“没错啊。毕竟匈奴游牧为生,习俗与汉人不同,律令自然应当做出些许调整,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刘盈轻轻鼓了鼓掌:“爹说的是。但此一时彼一时,匈奴既然臣服大汉,自然应当向汉人靠拢,尽管短时间无法做到移风易俗,可在他们原有的法律之上,理应作出些许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