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无耻,又冠冕堂皇,至于言必信行必果,则是彻头彻尾的陋习!
而刘盈此刻向他言传身教的,就是这个道理。
刘盈转头看向郦商:“右丞相此来所为何事?”
郦商从袖子里摸出一卷奏疏交给中行説,由他转交刘盈。
这,是自从荆轲留下图穷匕见这个成语之后,无论是谁向皇帝呈交卷轴或是匣子之类物件时的规矩。
刘盈打开看了一眼,发现这是一份请功的文书。
毕竟羌人之乱被彻底平定,连同蜀郡那边在内,共计斩首过万,获得人口超过二十万,至于牛羊马匹则百万计。
重要的是拓地千里,帝国的疆域向西南基本扩张到了海拔五千米左右的地方。
所以,这完全算是大功一件!
刘盈反复看了两遍之后,轻轻颔首:“很详细,右丞相做的很好,等返回长安之后,即刻明发天下,令各县府在旬日之内,完成对有功士兵的受爵。”
郦商拱手:“遵旨。”
王陵试探着问道:“那,对于有功商人的褒奖呢?”
刘盈反问:“何等褒奖?”
王陵沉默了一下,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刘盈,语气有些发虚:“赐爵?”
刘盈皱眉:“朕付钱,他们负责运货,因此按照约定付款即可,何谈赐爵一说?”
刘邦凑过来问道:“打仗跟商人有啥关系?怎么,此战难不成也征发有七科谪之人?”
所谓七科谪,是指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入赘的女婿、在籍商人、曾做过商人的人、父母做过商人的人、祖父母做过商人的人。
在春秋战国形成的古典军事优先的国家中,服兵役是良家子的特权,无爵的士伍,也就是七科谪之人没有服兵役的权力,但却会征召入伍,充作苦役、炮灰之流。
这就是谪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