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灞桥之侧,吹面不寒的春风吹过,白茫茫的柳絮漫天飞扬着,仿佛隆冬时节的鹅毛大雪,柳色如烟絮如雪,这正是被人称为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
景色美则美矣,但对于带队在这里勘探地形的刘盈来说,却准备大煞风景的把这些杨柳树都砍了……
无他,柳絮飞扬,不仅容易让人过敏,更会造成火灾,这半个月来有四五场大火都是因此而起。
虽然这时候的民房多为砖混结构,而且住宅密度也不大,火灾并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伤亡,但财产损失却不小,而且本可以避免。
毕竟这属于是无妄之灾……
不过刘盈只是在心中盘算着砍树,并不打算将究竟是为了什么砍树而公之于众。
无他,怕赔钱……
因为当初主张在岸边遍植杨柳的那个人就是他……
在周围人此起彼伏的喷嚏声中,刘盈默默戴上口罩,加入那些将作少府阳城延正在和一群工师的讨论之中。
阳城延在图纸上划了几道:“殿下请看,此地为灞水收窄之处,且水流并不湍急,是修桥的最佳选择……可若是要修建上下两层的铁路桥,则工程量就会很大了。”
张不疑同样戴着口罩凑过来:“怎么就大了?”
其实他是盼望工程量大的,因为现如今的汉国改变了秦朝时期的做法,允许百姓花一笔钱,免除被征发徭役参加基建。
毕竟徭役几乎就是白嫖劳动力,重要的是如今的关中到处都是工作的机会,老百姓花同样的时间随便打打工,赚的钱不仅可以弥补花钱免徭役的损失,而且还能结余不少……
因此,诸如修运河、挖灌渠之类的大型基建工程,通常都是官府花钱,然后外包给关东各郡国来的‘农民工’……
比如张不疑名下就有好几个工程队,这些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