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而会改为全力向东扩张了吧。
嗯,其实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郑和下西洋其实不赚钱,毕竟不能用近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思维去思考古代王朝的财政问题。
比如永乐年间,明朝的税收主要是粮食、布匹,而不是重金属。
古代封建国家的生产力,尤其是中国缺少金银铜这样的贵金属的现状,决定了政府不可能大规模的用现金进行采购,它们直接向税基征收需要的铜、铁、布匹、马匹等各类物资,这种现象直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带来大量白银之后才有所转变。
因此在那之前,士兵、工匠、文武官员、勋贵王爷的俸禄,主要支付手段也是粮食和布匹,黄金白银作为赏赐,而不是流通的货币。
还有擦屁股都嫌硬的宝钞……
嗯,大清比大明做的更好地一个点,应该就是没有发行宝钞……
所以,这就导致了郑和下西洋赚不赚钱毫无意义,朝廷支付了大量的粮食、布匹以及劳役去建造并供养这支舰队,而舰队却并不能反哺于朝廷的财政,给国家带来实打实的利益。
毕竟珠宝也好,香料也罢,都不是可以用于直接交易的硬通货,就像是明朝曾经把官员的俸禄用胡椒、苏木代替粮米发放。
可官员们却骂声一片,毕竟这些东西需要先拿去卖了换钱,然后再去购买粮食。
当然了,就明朝京官的那点俸禄,不管发什么他们都得麻熘的去换成粮食,不拘是布匹还是上等的漕粮,他们统统都会换成最便宜最廉价的糙米。
无他,不然不够吃……
…………………………………………
临淄,齐王宫。
远处直道上一骑飞来,手中高举着淮阴侯府的腰牌,风风火火直入宫中。
临时被征调处理政务的曹参抬起头,看着走入的信使,以及又是一大堆的奏疏,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