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刘盈的建议下,不仅这次大朝会重申了礼仪,就连官员的服装也得到了统一的形制。
比如头冠。
刘邦在当亭长的时候发明了一种竹皮材质的头冠,后来命名为‘刘氏冠’。
他当了皇帝之后,大部分时间戴皇帝专属的通天冠,偶尔还是会戴上刘氏冠来缅怀一下,因此在偶像效应之下,汉国的很多百姓官员也都以戴刘氏冠为风尚。
尤其是民间娶亲的时候,新郎官如果不戴刘氏冠,很大概率会看到新娘子掉头就走……
嗯,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望夫成龙了。
当官的叫‘大夫’‘郎官’,女人叫自己的夫婿为丈夫。郎君;朝廷的最高官职为‘相国’,女人叫自己夫婿为相公;后来皇帝被称为官家,女人叫自己的夫婿为官人……
属实是得寸进尺。
所以,刘邦就防微杜渐的规定爵非公乘以上不准戴刘氏冠……
只不过在御史们的炮轰之下,他悻悻的修改了一下条文,特许百姓娶亲的时候可以不遵守这项规定……
因此,此次改制官员服装,也得到了刘邦的大力支持。
刘盈起先本着蚊子腿也是肉的原则,提前让人在长安城开了几间裁缝铺子,专门为官员们量体定制官服以及头冠。
不过他后来想了想,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进军奢侈品领域,打造一个汉帝国版的‘高定’出来。
所以他就规定,凡是千石以上的官员制作朝服,只收取工本费,而两千石的官员,费用全免!
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在官袍不显眼的位置,绣一个logo……
为此,他还提供了免费的换新和清洗的服务。
刘盈的第一步计划,自然是借着朝中高官们先打一波广告,然后让他们的妻女知道有这么一个高端上档次的服装店。
毕竟女人的钱比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