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防御工事倾泻沉重的大口径炮弹。
陆战二团官兵遭遇了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碉堡——完全一体化的钢铁材质,外形呈圆筒状,上边有半球形顶盖,小巧坚固,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无法摧毁。
战俘供述称这是昵称“寄居蟹”的预制移动碉堡,由美国本土的钢铁公司制造,采用整体铸造工艺,周围装甲厚度4英寸(102㎜),顶盖厚度1英寸(25.4㎜),全重约3.2吨,可容纳2人,出入口是顶部舱盖。这种碉堡从本土造好以后装船海运而来,只要在需要的地方挖一个坑,然后用卡车将它拖过去半埋即可。
因为明军装备了大量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这样的步兵武器,极大的增强了拔点攻坚能力,土木工事无法抵挡,于是一名美军工兵少校想出了这个点子,他的创意的产物就是这些预制小型碉堡。
周长风发现守岛之敌虽然经验全无、士气不高,但防线却布置的像模像样,比起大战初期要精妙完善得多,可谓云泥之别。
每个步兵连的防御由五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密集地雷组成的雷场和众多蛇腹形铁丝网;然后是三五成群的机枪碉堡互为犄角彼此照应;又在碉堡左右两翼偏后的地方布置反坦克阵地攻击明军坦克;还在后方部署迫击炮提供曲射火力支援;并准备几个集中装备冲锋枪、自动卡宾枪、霰弹枪的小队随时准备反击。
在一公里多宽度的狭长地带,这样的连级阵地左右相互衔接,共有三个,组成一条完整的营级防线。
而狭长地带又有十几公里长,这样的营级防线从北到南总计有八条之多!
在强攻美军于此的防线时,经过多年淬炼的明军的诸兵种协同水平也几乎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
战舰、飞机、坦克、炮兵、步兵、工兵相互配合,逐个解决敌人的火力点和障碍物,一步一步向南推进。
北部机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