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平均接地压强不超过0.85mpa。
5.具有良好的勤务性。
6.在复杂地形亦要具备良好的通过性。
从前年冬季开始,一机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工夫加班加点的完成了任务。
实验型重坦的研发工作开始的更早,但本质上技术验证车,压根不具备实用价值。因而二式重坦相当于是减配、阉割的版本。
限制重量仍然是为了方便部署——受限于货轮和登陆舰的起重机起吊能力,以及前线维护保障单位的起重机和拖曳能力。
在解除了卡钳和钢缆的束缚之后,一辆辆钢铁巨兽在引导下缓缓驶下了重型平板车。
一机公司的设计团队考虑过大厚度铸造炮塔,不过制造难度太大,在保证良品率的前提下至多只能铸造出中等厚度的炮塔,故而搁置了这个方案。
眼下定型的方案为焊接炮塔及焊接车身,均使用新型的高压冷轧镍铬锰钼钒稀土合金钢,未进行表面硬化处理。
这种匠心打造的装甲钢性能十分优良,布氏硬度295hbw——虽然不硬,但是韧性很好,品质出类拔萃。
车体正面简洁,为增加焊缝强度,采用极其耗费工时的特殊咬合焊,形状为燕尾榫。
什么叫工匠精神啊!
首上短小,装甲为50°倾斜80㎜厚度;首下宽大,装甲为35°倾斜80㎜厚度。
车体侧上装甲为35°倾斜50㎜厚度;车体侧下装甲为垂直50㎜厚度。
二式重坦的炮塔是较怪异的六角形,正面中间部分很小,两边看上去大幅度内倾,棱角分明。
炮塔正面中间装甲为垂直100㎜厚度;两边装甲为55°倾斜80㎜厚度;炮塔两侧装甲为20°倾斜64㎜厚度。
炮盾完全遮挡正面中间部分,亦为垂直100㎜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