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陆战一旅与三十八师配合着肃清哥打巴鲁纵深残敌时,在谘政院大殿中,内阁大员、军部将领和全体议员尽数到齐,而皇帝也难得驾临此地。
实际上无论是朱士堰还是朱泠婧都不喜欢这个地方——宪律高于一切,朕即国家律法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作为大明最高立法机构的谘政院的地位自然不同寻常。
盛装穿着的她迈着特有的沉稳步伐缓缓入场,偌大的大堂里,在场的所有官吏和议员都一齐起身以示敬重。
在临行前,从前线发回的战报表示一切顺利,登陆哥打巴鲁的初战势如破竹,英印军的抵抗极其脆弱。
所以她现在才更为安心与从容地在这儿发表讲话。
在平淡无奇的陈词过后,她觉着事先准备的发言稿似乎没什么营养和味道,索性就临机决断不依稿子来了。
宽阔的大堂中,数百道目光都汇集在她身上,周围也还有摄像机在记录着此次的全过程。
在短暂的踌躇后,朱泠婧保持着原本的姿势——左手置于身前、拿着折扇的右手反着背在身后,但略微提高了声音,说道:
“战端已开,自不会轻易了结,过些时日,势必会有诸多中外言论疑虑此战。在此,朕要明确一些事。”
“英人政要必须为其固执与倨傲负责,朕的军队已然挥师南洋,当地抵抗之敌溃不成军。”
“昔日,西欧列国称霸世间的状况到此为止,这场战争何时告终取决于英人何时屈服。”
她的话音刚一停歇,随即,热烈的掌声犹如滚雷似的充斥于整个大堂之中。
待掌声趋于平静,神色如常的她直视前方,继续说道:
“兵者本为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英人那飘渺的侥幸之心终归要被粉碎,化作世间笑柄。”
“毋庸置疑,朕的子民愿意为争取后代之权利而斗争,大江南北所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