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侧头看了一眼小墨灵。
没错,墨灵虽然没说清楚,但严格意义上来讲,所谓情绪、感情、智力..
都是由不同的脑部神经结构,或者脑容量形成的。
情绪,不是真正的本质,而是表象。
就好像两块钱的矿泉水和三块钱的可乐都能解渴,但解渴的绝不是两块钱或者五块钱的价格,而是水本身。
物种之间的情绪、思维、理智、智商、差别,都是身体构造不同的现象。
比如蝙蝠没有眼睛,它们和人类最大的不同是多出了声呐探测。
情感智力等,也是因为脑容量和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有些节肢类、软体生物缺乏喜悦、愤怒、恐惧等情绪。
就像人类情绪中的恐惧,本质上是来自于大脑的杏仁体,以及对特定事物的认知。
如果让一条虫子有着人类一样的大脑结构,它也会思考,有感情。
甚至再加个发声器官,声带之类的,它完全可以在接受教育后,跟你说上一句带着感激的谢谢你。
认为动物缺少一些情绪,所以动物和人不同,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逻辑。
实际上,只要用电击刺激大脑区域中的“杏仁体”,就能使人无端由的陷入极度恐慌之中。
研究情绪这种形而上学的存在,那便是停留在研究表面。
这是很“幼稚”的思路。
就好比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他们古朴的世界观认为人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的七情六欲,魂魄不同。
禽兽没有感情,或者缺少某种感情,所以它们不是人。
0.1秒不到的时间,林安想到这里后同样疑惑。
按理说,光是他看到的地下研究中心,就证明了这方世界的科技手段不可能太过落后。
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对方没理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