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真要是有谁家出了什么事情,他也会出力帮忙。
这种商人,其实也是很多古代商人的生存之道。他们做生意就在一个信字。很多时候,根本不用立文书,一言既出,倾家荡产,也要做到。
何夕对张老掌柜的生意经并不是太感兴趣。
但是对张老掌柜的这种生产模式,很感兴趣。
何夕立即问道:“你的布,全部是乡下百姓家里织出来的?”
张老掌柜说道:“正是啊。”
何夕有些头疼。
眼前的情况,出乎何夕预料。何夕以为大明纺织业已经有很多大生产的萌芽了。但是而今看来,还是男耕女织这种小农经济体系。这些布匹,全部是家中的纺织机产出的。
这种情况何夕早有预料。毕竟这种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是中国典型的经济模式,一直到清末之后,还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何夕万万没有想到,松江府这里,几乎完全是这样的模式。
他可是记得明代江南地区,可是有数千架织机的大作坊。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说的就是这些。
只是何夕忘记了。
但凡说明代,很多时候说的就是明代中后期。而不是明初。
明初百废待兴,从前朝继承下来的东西,并不多。很多事情,都是从明代重新发展,等天下太平有一段时间之后,其他东西,都才会慢慢产生的。
“有些麻烦。”何夕心中暗道。
这样的情况下,对何夕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在棉纺业上,估计没有成型的对手。何夕不用担心权贵上面的阻力。甚至是一张白纸,何夕可以随意涂抹,甚至不一定要将纺织基地放在松江。毕竟,松江的优势,也不是太大的。这但是坏处就是,如果以激烈的手段摧毁这种男耕女织的结构,所引起的问题,可不会比几个权贵的阻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