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你就安心做事吧。好好教授学生。朕能给你多少时间,朕也不知道。”
何夕说道;“儿臣明白。”
朱元璋说道:“对了,蜀王在你门下,你好好教他。将来,说不定他要就藩海外了。”
何夕说道:“蜀王天资聪慧。定然能会有所成就。或许宗室之中,也会出一位大家。”
“那就谢你吉言了。”朱元璋说道:“对了,一会太子会见你。能告诉太子的,你都告诉太子便是,除却你来自未来这一件事情。”
何夕一愣,说道:“陛下,这怎么说?”
朱元璋说道:“这就要看你了。”
------
正如朱元璋所料。何夕离开乾清宫之后。就有人来请。正是太子。
何夕来到东宫之中。
太子正在小花园之中等待何夕。他见何夕见来,将手中茶碗放下。对何夕说道:“何弟,你来了,坐。”
何夕行礼之后坐下说道;“太子大兄,你请我来是何事?”
太子说道:“无他,你而今是父皇的军师。这一段时间父皇变化太大了。大地让我有些无法适应。我也不是窥探父皇私密事,只是我今日想听听,你的治国之策。我也好做一番思量。”
太子很明白一件事情,他这个太子看上去好像是稳如泰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父皇是雄主,他作为太子不与父皇在国策上有一定的一致性,那么他的结局,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而且太子内心深处,也是很崇拜朱元璋的。更是相信朱元璋的决断。
虽然宋濂作为老师,教授了他很多东西。他表明的仁义君子,为人宽宏大量。都是宋濂教的。但是权谋斗争,心机手腕,都是他学朱元璋的。虽然没有学到多少,但是足够胜任太子了。..??m
所以,而今朱元璋的心态变化。太子更想知道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