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出发。
朱元璋未必是想大开杀戒。而是,在朱元璋看来,遏制大明官员贪渎的行为,非大开杀戒不可。而今看来效果也不是太好。这也是朱元璋的困惑所在。
朱元璋心中一动,暗道;“莫非,后世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贪污了吗?”
朱元璋说道:“何夕,你的老师有什么高见吗?”
何夕一愣,心中暗道:“我的老师是那位?”好一阵子,何夕才想起来,他似乎有一个老师。大智禅师,也明白朱元璋言外之意。朱元璋想问的不是大智禅师,而是后世有什么办法惩治腐败。
何夕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想起贪官们满屋子的钱,已经那些天文数字的般的贪污款项。以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办事员。都能贪数百上千万。何夕不知道该怎么给朱元璋介绍后世反腐的先进经验。
何夕只能说道:“老师不曾教诲。不过,陛下不管怎么说,朝廷体制乃陛下所创,陛下自己不遵守。何以垂范万世。人头不是韭菜,砍掉了不会再长出来的。”
“还请陛下三思。”
朱元璋心中冷哼一声。
朱元璋能有如此大成就,很多事情他都想了不知道多少次。就贪污这一件事情。朱元璋为什么要大开杀戒。甚至很多事情都有滥杀之嫌。
在他看来,这是矫枉必须过正。
很多人本能的觉得,元朝与明朝之间有鲜明的界限。其实不然。正如朱元璋自己所说的,他的朝廷之中有大量的元朝旧臣。李善长,刘伯温等人都在元廷任过职,不过大小而已。
至于下面的不知道有多少了。
而元朝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是一个极端腐败的政府,甚至将腐败正大光明地摆出来的。交多少钱,能当什么官,都是明码标价。
他不下狠手,不杀得这些官员两股战战,怎么可能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