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在朋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任谁都不可能展现出同样的一个面。
萧飞和梅先生不曾接触过,他所理解的梅先生也只能通过别人的讲述,而人们讲述中的人物,肯定会偏向于一个完美的形象,尤其这个讲述者还是梅先生的儿子。
所以,萧飞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只是选择其中的一个面,一个梅先生最为高大的形象来诠释。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梅先生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温柔和善的人,但是,在萧飞看来,梅兰芳更应该是一个温柔的抵抗者。
在梅先生人生的不同阶段,他一直在努力的和命运做着抗争。
梅先生抵抗的还不是某个人,某种势力,某样困境,他抵抗的是一个时代。
首先,要抵抗京剧从老戏向新戏转化时候,来自业界同行、广大票友的普遍置疑,甚或是明枪暗箭的诋毁,背负的是输不起,一输就永不翻身的压力。
其次,要抵抗戏子从下九流向有身份转化时候,来自包括当时那个时代的很多文化巨擘、社会主流声音的蔑视与不理解,背负的还是输不起,一输就是永不翻身的压力。
他所抵抗的,是当时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他一个人走在时代最前端的时候,整个时代都在拖着他往回走。
仅仅温柔是抵抗不了的,支持他拖着时代朝前的,必然有一股内在的无比坚定执着的力量,萧飞要做的就是将这一面呈现出来。
但是,对于一些专家而言,萧飞所塑造出来的根本就不是梅兰芳,只是借了「梅兰芳」这三个字来博眼球。
除了这些所谓的专家,还有人将《霸王别姬》又翻了出来,煞
有介事的将萧飞和张国容做起了全方面比较。
认为萧飞的表演,只是一次不成功的东施效颦。
「拿我和张国容先生做对比,实在是高抬我了,表演对我而言,陌生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