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沙州的理由,是听说莫高窟有精美的历代壁画。而且画风与中原迥异,让一些画家过去看看,顺便临摹锻炼画技。
敦煌遗书究竟出自哪号窟,朱国祥根本不知道,自然无法指明密室所在。
更让朱国祥想不到的是,莫高窟并不等于敦煌石窟,因为敦煌石窟是一个石窟群。沙州境内到处都是!
甚至翰林画家们到了沙州,询问当地的僧人,第一年也没问出莫高窟的下落——当地人把那里称为千佛洞。
而且千佛洞有两处,莫高窟属于东千佛洞。
莫高窟那些壁画,在此时的沙州并不稀奇,好多当地石窟都有同类型作品。
十几个翰林院画家到了沙州,分散在六处石窟临摹,莫高窟只是其中一处。当然,莫高窟的画家最多,因为有人发现了碑刻《莫高窟记》,知道这里正是太上皇点名的地方。
由于大明朝廷抑制佛教,整个沙州的石窟建设全部停工,许多小窟甚至渐渐荒废,连附近的寺庙都被取缔。
但在几处大窟,依旧有信徒来礼佛上香。
周琮今年三十二岁,已在沙州临摹壁画五年,每年只能跟妻子通信两次。
这差事挺苦逼的,但周琮并不抱怨。
他师从名家李唐,只是一个记名弟子。画技还行,却也只是还行,在翰林画院排不上号,能在沙洲精进画艺,对他今后的发展有巨大帮助。
这里的壁画很多,周琮尤喜魏晋和盛唐风格。
他们平时住在莫高窟东边的千佛寺,那里原有僧众二百余,现在只剩几十个了。其余僧人被迫还俗,跟汉人移民一起分田耕种。
被聘来开凿石窟的工匠,也全都在官府登记,被统一分配到各地重新落户。
整个沙州大大小小的石窟群,从南北朝至今,只在战乱时长期停工。一旦到了和平年月,就有僧众或信徒筹款开凿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