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内蒙的一个光伏发电厂的度电成本高达1元,而同期煤电成本仅为0.38元。
这就意味着,如果想要让电厂维持运转,那么官方首先要出资数千万元建设电厂,而后还需要用每度电0.62元的补贴价格,来维持电厂正常运转。
这是一个巨大的困难,放在任何一个由资本主导的国家,都不可能冒险去进行如此巨量的投资。
诚然,任何人都知道,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会逐渐降低,直到低过传统发电方式,可是,这个时间是多久,没有人有明确的答案。
也没有人知道,会不会在达到这个所谓的“平价点”之前,官方财政就被这个新兴产业拖垮。
但是,这只兔子是一个异类。
它的战略眼光超脱于任何现实利益,永远看向更远的未来。
2009年,金太阳工程启动,预计投入100亿软妹币,用财政补助的形式,促进国内光伏市场发展,为国内光伏企业建立起一个国内到国际的缓冲地带。
这个工程保住了数以十万计的就业岗位,解决了一大批用电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为已经濒临死亡的国内光伏产业公司续上了最关键的那一口气。
同年,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布局超过十年的中电投离开了它扎根的西部,跨越千里前往东部。
它所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加入苏北计划。
所谓的江苏计划,也就是对于苏北地区的开发计划,这个计划在当时已经筹备了接近15年,但由于当时沿海经济主要以清岛、尚海为主,苏北计划一直作为战略预备计划没有实施。
08年之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迫切需要新的增长极,苏北计划升格为国家战略,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到2020年,整个省区的新能源发电量必须达到总发电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