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按照嫦娥五号、长征-9型火箭目前的准备进度,发射前检测工序肯定会适当延长。
但无论延长到什么程度,也不可能超过一个月。
也就是说,在一个月之内,嫦娥五号又要上天了
这个频率,哪怕是巅峰期的老美也做不到吧?
对面的李炳忠哈哈一笑,回答道:
“一万年太短,只争朝夕啊。”
“我们这还不算快呢,隔壁east那帮搞核聚变的,都已经叫嚣要直接在月球上建小型托卡马克了——而且人家还真就论证了,只是被上级给驳回了罢了。”
“这不纯异想天开吗?他们打算搞多大的托卡马克?”
按照罗文模糊的印象,新的east装置总重量虽然较老装置有所降低,但也达到了400吨左右的水平。
就这还是没考虑其他附属的能源、电力设施的情况下。
这一套要搞到月球上去,怎么不得两千吨以上?
然而,李炳忠的回答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按他们的论证,在使用氦-3作为燃料的情况下,包括聚变装置主体,再加上能源导出装置,他们能做到.40吨以内。”
“多少?!”
“40吨的托卡马克装置,怎么可能做得到?”
成都的办公室里,陈念所表现出来的惊讶其实跟罗文并没有太大差别。
当然,如果要细究原因,其实两者还是不一样的。
陈念并不是认为技术达不到,之所以觉得不可能,是认为在当前有限的条件下,要在月球上完成小型化托卡马克装置的组装和调试,实现方式的复杂性太高。
要知道,一片真空的月球上可没有地面上的各种大型机械,许多工具也难以使用,精细化操作更是难上加难,而小型化托卡马克装置中最注重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