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志、非命的思想?
朱厚熜转身过来面向他们,拿着那片叶子说道:“人降生于世,短短几十春秋,第一件事乃是活下去。先饱暖求活,再避灾病求稳,而后才谈得上亲朋友爱、名声地位。所有都不缺的,像朕和卿等,便只剩下理想抱负了。”
“可天底下,能追寻名声地位、理想抱负的,又能有多少?”朱厚熜走回去坐了下来,“芸芸众生,仍旧是大多只用了一生求个饱暖、安稳、家和邻睦。说到名声地位理想抱负,历朝君臣每每说起盛世之功,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天下当真是万民都无饱暖之忧、一生不愁灾病了吗?”
“要朕说啊,后辈们得了这么多经验传承,小有所得便沾沾自喜,谓之盛世。先贤们眼见如此,只怕会摇头。”
摇不摇头的,众臣不知道。但皇帝现在既然这么说了,他们起码是要低下头表达惭愧的。
说穿了不就是皇帝要带着他们卷吗?
做到这样已经很难了。要有明君,要有贤臣干臣。
“世事本没这么难。”朱厚熜坚定地说道,“朕思来想去,只怕是千百年来,君臣都只把眼睛盯着人理大道了。如何教化牧养,如何政令通畅,如何争权夺利。熙宁变法时,司马光甚至说天下财富有定额。赵宋疆域远逊于唐,难道司马光不知道赵宋财税相较李唐实则数倍?”
皇帝翻起这桩公案,严嵩在心里为被皇帝直呼姓名的司马光做了个悲伤的表情。
他知道大概要说到问题根本了:那就是利益分配。
朱厚熜继续道:“只盯着人理大道,最后免不了就是与人斗!不能把心思同时放到物理大道、创造更多的财富上,只放在人理大道上,那自然只能在眼前这么些利益里左支右绌。而天下直接创造财富的,却不是士,而是农工商,是那些被士看不起的阶层。”
“庄稼生长,时令、种籽、肥料、水利、农具,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