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平静了六七年,只怕终于是要有大动静了。
崔元领到的命令,是筹备一次大审计。现在,皇帝还没有明旨发出去,自然是先只由大明银行从这边账户资金流动的层面先悄悄理一理。
随后,大概就是财税部等诸部和皇明资产局的跟进了。
历来查账,都伴随着大量的案子。
皇帝专心内政及博研院数年,眼下也不知要打扫什么,和皇后之位、皇储之争、大国策会议这些隐隐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夜幕还没降临,又有快马进京,不久后钟楼再次响了九声,京城官民尽皆愕然。
是谁又去了?
消息随后传开,离世的是虚岁六十六的张孚敬。
作为皇帝另眼相看、一力拔擢的张孚敬,他这后半生的官途从新法开始,最终位极人臣。
在广东杀出了一片天,在山东倒了孔家,在中枢历经十余载,始终得到皇帝的信重,乃至于提前一年多就得到皇帝明确的支持、连任总理国务大臣。
在他之后,还没有哪个重臣得到过明确的支持。
今年又是大国策会议之年,在有资格的重臣们开始为总理国务大臣之位奔走的前夕,张孚敬也离世了。
算算时间,就比皇后晚三天。
至此,陛下御极之初,陪伴他的那些重臣们,除了崔元、严嵩、郭勋等寥寥数人,杨廷和、杨一清、孙交、费宏、王守仁、张孚敬……都离开了。
皇帝的祖母、母亲、皇后、姐姐,也都不在人世。
钟声已经结束,可京城官员们心头的阴霾更浓重了。
一个时代已经过去,未来莫测至极。
严嵩和刘龙忙得脚不沾地,张孚敬这等人物离世,谥号、赐葬、丧仪,又是一大堆的事。
而入夜之前,养心殿里发来旨意:皇三子澳王朱载垠往浙江永嘉吊唁,出席丧仪。
严嵩和刘龙不由得心情震撼、羡慕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