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会。
只派个文臣,真的能在三部开展好教化工作?
他认为,退而求其次吧。
“借这次机会,卿等也开始熟悉另一种方式吧。”朱厚熜说道,“不能掌军,文臣去了,也无非只能起到联络一二的作用。既如此,就只派一个宣交使,带二三佐官和一旗卫兵。”
“……宣交使?”
朱厚熜点头:“从礼部选派。这佐官,一者司联络,一者司教化,一者司商民往来事。至于卫兵……从外察事厂和特勤所中选派。”
费宏认真思索了一下,然后不确定地问:“陛下的意思是……”
“武力之外,我大明风物、文教、技术,都是能令外族心向往之的。这宣交使馆,不必去尝试治理教化外族之民,朕尊重他们的权力和习俗。但是宣扬我大明,交通往来,再加上情报收集,培育亲善大明之人,便是宣交使馆真实的职责。这个做法,不仅在朵颜三部,在乌斯藏,在已经吞了哈密的吐鲁番,在高丽、琉球、交趾,都能这么做。”
朱厚熜眼中精光一闪:“交趾的莫登庸,还在尽力铲除黎氏后人,瞒着大明。既如此,倒不如借这次的机会,遣使前去商谈一下设宣交使馆之事,对莫登庸阐明我大明态度,以激励阮淦等人。”
费宏这才说道:“礼部主客司改为外交司,原来陛下早有这想法……”
要不然,为什么叫“熟悉另一种方式”?
“化外之地苦寒,凶险更大。”朱厚熜说道,“愿往者,双俸。任满考功,优先铨选。”
在将来对外的局势里,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大明不能一直以天朝上国的思维与周边和域外各国来往。更加先进和系统一点的外交思维,就从这一次的契机里开始培养。
“想要受我大明庇护,此后便是外交级别。是否通商贸易、待遇如何,全与此有关,慢慢来,增强互信。”朱厚熜笑着对费宏补充,“时机成熟,或甘于成为大明一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