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文集,陶公的生平事迹,后世如随、乾两朝文人修的陶公传,还有一些野史逸事,包括他自己作的五柳先生传……”
屋内传来元怀民的嗓音,随口回答,如数家珍。
欧阳戎垂目翻了翻,不动声色:
“怀民兄怎么对陶渊明感兴趣了。”
“以前就蛮敬慕陶公,不过最近看,唔,还不是因为你们一个个的都来问,顺带也来了兴致。”
屋内声音顿了顿,欧阳戎看见元怀民一边低头整理官服衣物,一边走出屋门。
元怀民扭了扭手腕,随口道:
“对了,良翰兄,陶公也在龙城做过县令,哈哈伱俩一样,而且,我越看越觉得,良翰兄与陶公很像。”
“像吗?”
“像。”
欧阳戎脸色平静的看着元怀民,问:
“哪里像?”
“我也不知不知如何形容,这么说吧,你俩身上都有一种矛盾杂糅的气质,是既有出世隐士的飘逸,又有入世救民的忧郁,有趣,有趣。”
欧阳戎从地上捡起一本《五柳先生传》,晃了晃本子:
“那怀民兄就看错了,陶渊明自己可是在自传里说,平生只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里面可没有什么济世救民的爱好。”
“非也非也。良翰兄,你看陶渊明此人,不可以看他的文集,看他写了什么。”
元怀民摇头晃脑,嘴里的道理是一套一套的:
“而是要看他所处的时代,看他在那时代又做了些什么,这些只能从正史野史里找,在他的文集里可找不到。
“若是光看他的诗词文章,还以为真就是一個一心一意思慕田园山水的隐士呢。
“可你再看他所身处的时代,南北朝对峙,南方是南朝宋,北方是北魏。
“南朝宋新立,宋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