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深挖几大类型文学的潜力,开拓新的类型文学市场,李新提出希望可以再创办一份言情文学杂志的想法。
林为民听完他的想法,不禁陷入了沉思,九十年代的国内言情文学可谓开局即巅峰,尤其是琼瑶电视剧的引进,更是助推了言情文学的火热。
包括梁凤怡的财经言情文学,同样有广大的市场。
思考片刻,林为民认为言情文学刊物确实大有可为,欣然同意了李新的想法,并夸奖道:“你这个想法很好,在杂志的创办问题上,要舍得花钱,争取一炮打响我们的名声。”
“那社长,您看这刊名……”
刊物命名,那是单位一把手的权力,李新可不敢僭越。
林为民沉吟片刻,“王维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温庭筠也有诗: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我看,不如就叫《红豆》吧!”
“《红豆》?”李新念叨了一遍,眼中闪着亮光,“好名字!”
林为民满意的点了点头,嗯,这个副社长,有点内味儿了。
李新又说道:“社长,还有一件事。去年我们社里出版图书种类和书目都创了新高,还要创办新的言情刊物,内容审核方面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您看是不是增加个副总编辑的职位。”
林为民去年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国文社上,通文社不仅是行政事务,连内容审核都是他和李新共同分担,随着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李新也有些力有不逮。
林为民说道:“是缺了个这么个人。这样吧……”
他说着看向李学刚,“学刚,伱来当这个副总编辑吧,于华调到通俗文学编辑室当主任,《九州英雄志》的主任人选我们内部考察一下,看看哪位同志能堪大任。”
要是在国文社,林为民敢搞这种人事调动的一言堂,不用程早春,那帮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