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344章 《燃烧》发表

第344章 《燃烧》发表(5 / 6)

下来,林为民这个名字在读者们的心中再次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只要是林老师写的,一定不会错的。

可是,当这些读者们迫不及待的翻开杂志,细细的品味起之后,却渐渐的发觉了有些不对劲。

——

沪上,《儿童时代》编辑部。

数年时间过去,黄安仪也成了编辑部的老编辑,这个“老”当然指的是资格。

中午卢大姐跟黄安仪聊天的时候,又提到了相亲的问题,黄安仪笑而不语,卢大姐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忙了一天时间,直到快下班时,她才想起早上买的那份《人民文学》。

早上她只是匆匆瞥了一眼,看到上面有林为民的新作品,心头有些喜悦。

回到家,顾不得吃晚饭,黄安仪翻开《人民文学》上的那部。

可读着读着,她的眉头蹙了起来,而且越蹙越紧。

83年,她应邀请,随母亲到米国参加米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文学活动,历时四个月。

当年参加这个这个活动的时候,黄安仪并不是很清楚。直到回国以后,她才慢慢了解到这个所谓的“国际写作计划”主要面对的就是发展中国家,所有的作家也都是来自所谓的“问题国家”。

黄安仪是从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所以谈起以前的经历总会有一种苦大仇深的感觉,可是和那些外国作家们接触了之后,她才知道,这世界上其实不光中国有问题,很多国家都有问题。

米国的这一趟旅行,让黄安仪觉得开了眼界,面对很多问题,也感觉豁达了很多,没有了以前的耿耿于怀,也让她对米国这样的西方国家充满了好感。

应该说,在整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全面学习西方的背景下,是没有多少国人对西方国家没有好感的,黄安仪的这种观念也并不少见。

因为在米国旅行的那些愉快的经历,她看着杂志上的内容本能的有些反感。可在这时,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